4033人浏览
11月16日下午,参加全国第六届陕西英才座谈会暨西南经济论坛大会的英才代表200余人,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和西南医院参观访问。在校园广场上,第三军医大学和西南医院数十名团以上干部列队欢迎陕西英才各位代表的光临。第三军医大学高福锁政委(少将)和西南医院李景波院长(副军)分别向英才代表介绍了三军大以及西南医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使各位代表深受鼓舞。在高政委、李院长的陪同下,全体代表非常认真,仔细的参观了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充满现代化、高科技的西南医院大楼。据了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座落于重庆直辖市。这所有着70多年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批全国重点大学、军队"2110工程"整体重点建设院校。
该校是1954年由原六、七医大合并而成的。六医大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南昌医学院(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七医大的前身是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后发展成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合校后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军委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学校下设基础部、军事预防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药学院)、高原军事医学系、医学影像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护理系、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旅、干休所、军职干休所;拥有三所附属医院――附属医院(对外称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新桥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对外称大坪医院);现全校占地205.63公顷(3084.43亩),建筑面积155.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5亿元,图书馆藏书6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
学校现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核医学、高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实验技术、护理学、药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4个本科专业,招收博士等4个层次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有重点学科17个,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59个、硕士点71个。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近800余人,博士生导师188名、硕士生导师36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特殊人才217名。先后获得了以六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单位)为标志的1500多项科技成果。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和军队大局,坚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实施"凝聚人心、内涵发展"的治校方略,贯彻"一条主线、四项重点"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军事医学,构建了直接面向高技术战争的,包括烧伤外科学、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战创伤为重点的军事医学特色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我军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
抚今追昔,"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风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立业成才。展望未来,第三军医大学将继续发扬光荣的历史传统,强化深化具体化"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团结奋进、奋力拼搏,向着创建具有鲜明军队特色、国内、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医科大学的目标前进!
西南医院座落在两山环抱、江水回绕的山城重庆。她的前身是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始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重庆,1951年定名为"西南医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在科学发展、和谐新风沐浴下的西南医院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医院全面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经过近70多年的励精图治与开创发展,西南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内享有盛名。
临床优势、誉满西南
西南医院展开床位2200余张,设备总值6.5亿元,年门急诊量156万人次,住院收容7.2万人次,手术3.4万台次。医院共设43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重点学科11个(烧伤、肝胆、感染等),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5个(烧伤、肝胆、感染、消化、泌尿);5个全军专科中心(眼科、骨科、神外、病理、信息);两个全军专病中心(康复、妇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科综合实力和临床治疗水平居全国前列。
技术创新、特优势领域明显。烧(伤)创伤、肝病、肿瘤是医院传统的优势领域。其中,烧伤研究所为烧伤医学"队",被誉为世界烧伤"四大家族"之一,在大面积严重烧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均处于水平。此外,胆道外科、重症肝炎救治、尿道外科、肢体延长等技术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三大特色技术突出:医院近年来形成了"一大"、"一小"、"一新"的技术特色。"一大"即器官移植,医院先后开展了以同种异体急诊肝脏移植、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心脏移植、心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骨髓移植等为代表的系列大器官移植技术,其中肝移植已完成超过400例;"一小"即系列微创手术技术,包括以肝胆、普外和妇科腹腔镜为代表的系列腔镜治疗,以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治疗为代表的系列介入治疗和以消化内镜、纤支镜治疗为代表的系列内镜治疗,为患者解决了巨大的痛苦;"一新"即以基因芯片、转基因猪皮为代表的医学前沿研究,均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诊断治疗优势。
硕果累累,群英荟萃
凭借着精湛的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西南医院"十五"以来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46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36项,获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有10项专利技术与企业联合开发,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仅2006年一年就获得863课题5项,支撑计划5项,全军"十一五"科研课题23项。医院先后夺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大西南优质服务明星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 3200 余人,其中职称3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军科技之星9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3人。长期以来,西南医院人以遵循"质量取胜、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重视教学质量,狠抓精品教学。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博士授权学科点。目前医院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朝气蓬勃的科技干部队伍。
品质铸造、服务百姓
为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打造、专业的服务品质,医院坚持上岗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优良传统;依托医院数字化平台,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简化病人就医程序,相继推出了"病人一日费用清单"、"触摸屏查询系统"和"病历资料互联网查询系统",将所有收费及服务过程置于社会和病人的监督之下,真正实现了医院服务的公开和透明;购置了9台健康快车,按时发车,在全市开创了主动接送病人的先例,成为城市街头一道温馨、亮丽的风景;自2004年以来医院就推行无异味、无纠纷、无喧闹的"三无病区"管理,通过检查、评比、奖惩,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就医空间;医院的园林绿化、音乐喷泉、心连心广场、文化广场、水幕电影都透露出以患者至上的人文理念。国内的内、外科综合大楼、新门急诊大楼相继投入使用,为来院患者提供了温昕、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西南医院带头吹响了践行五项承诺的"人民医生"行动号角,通过"战酷暑、保健康","新春爱民月","闻过则喜","送医助困、卫生关爱","倾情老区、回馈人民"等一系列活动搭起了医患沟通的友好桥梁,接连不断的爱民、惠民措施,让患者充分享受到了温暖与便利。
科学管理、行业典范
西南医院人切实把握现代医院发展的脉博,以敏锐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大力推过医院科学管理。率先通过英国标准学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成效突出,科学管理效益显著。"数字化医院"建设应用水平国内领先,从1999年起,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以"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LIS、健康一卡通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数字化软件体系。不论在数字化硬件平台规模,还是在数字化软件体系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走在了全国医院的前列,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服务品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在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两江之滨,西南医院人站在潮头,勇破风浪,秉承"做行业典范、建名院"的信念,埋头勤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誓言不倒、坚定豪迈",展望未来,充满着新的希望,昭示着新的前景。西南医院人会继续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在真抓实干中开拓进取,在深化改革中创新发展,以科学目标为激励,以庄严使命为动力,不断推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向着建设"军内领先、国内、国际知名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目标阔步迈进。